您当前所在位置:职场资讯 >老板说“你辛苦了”,吓得我三天没睡着觉
发布时间:2019-09-09
来源:
1
最近,抖音上“职场黑话”的段子很火:
老板口中的发展潜力大,意味着现阶段很菜;
老板所谓的团队氛围好,实际上是大家一起加班;
老板提倡的扁平化管理,可能是你要身兼多职……
这样的解读,让人不明觉厉。
尤其对于初入职场的小白,像是有高人指路,赶紧点赞收藏。
可是有时候,“尽信套路,不如没有套路。”
前几天,身边一个95后,因为老板对他说了一句“你辛苦了”,三天没有睡好觉,不停地反省自己:
“是不是嫌弃我工作效率低?”
“我最近工作也不是很辛苦,这可能是激励我的反话。”
“上周,老板和同事聊得正嗨,我一来就安静了,是不是在评价我?”
“半个月前,我提交的方案没过,改好多遍,是不是在嫌弃我工作用蛮力,能力差?” ……
一句关心,被脑补出了n种言外之意。
职场上,心思缜密是种好品质,但反应过度,加戏太多,就是一种毛病。
2
你的过分解读,都是误解
记得契柯夫笔下那个“一个喷嚏引发的命案”吗?
小公务员在剧院里打了个喷嚏,“不慎”将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身上。本来无伤大雅,将军也不怎么在意。
但小公务员迁思回虑,百般解读,惟恐将军记恨,三番五次道歉。最后惹恼了将军,自己也一命呜呼。
故事夸张讽刺,但是如今的职场上“想太多”的员工大有人在。
我有个闺蜜,就在“怕老板”这件事上吃过亏,那时候她刚当上组长,每次收到老板任务,都很焦虑。
邮件读了又读,速读一遍再拆解着读。
甚至还会为此开个会,让全组的同事一起解读,立志要挖出老板隐晦其中的重点。
组员们怨声载道,她却语重心长地开导:
“要给足老板面子,以他的想法为重。”
“我们出来工作为什么?老板开心,就是奖金。”
在闺蜜的眼里,老板是“权威”,是要被“讨好”的对象。
但老板并不买账。
简单的brief辛辛苦苦解读半天,自以为老板要B,拼尽全力做到了B+,老板却只想要他说的A。
最后因为她管理能力不佳,换了个比她年轻的同事当组长。
很多人跟我说,有时候内心戏丰富只是源于一种在乎。
可过分解读带来的往往不是正解,而是曲解和误解。
3
成熟的职场人,都会给自己脱敏
其实,拼命讨好的背后,说到底,映射出的是一个人的深度焦虑和不自信:
因为老板的一句寒暄问候便陷入无尽的揣测,不相信自己能胜任工作;
把领导的邮件读了又读,还开会讨论,是不相信以自己的理解能力能作出正确的判断。
可口可乐副总裁张华莹在演讲中曾经分享,初到美国工作,对自己的英文很不自信。
不管写了什么都会先给秘书看一遍,再给老板看一遍。
但是这种谨慎和认真并没有感动老板,反倒被批评:
“你为什么一定要我看了才发?”
当时张华莹也很困惑,在她看来,大家都在为老板做事,所以老板满意最为重要。
但老板却认为这种行为“莫名其妙”。
“作为职场人,一定要对自己有最起码的自信。”
这件事对张华莹的影响很大,后来,她不再以“为老板做事”为工作目标,而是以“绽放”的态度打开自己,开启了职业生涯新篇章。
除了不自信,职场想太多的另一个原因是 “过度完美主义”。
对瑕疵的零容忍,让人稍有不满就全盘推翻,忘记了在“完美”和“失败”之间,还有很多选择空间。
这就好比,如果你把生活放在显微镜下观察,细节都到位了,整体却缺失了。
所以,成熟聪明的职场人都会给自己脱敏,提高“钝感力”。
不要每天纠结如何应付老板,而是要想怎么帮他赚钱。
退一万步说,老板喜不喜欢你不要紧,离不开你才最重要。
4
在职场,感动老板毫无意义
有句话很扎心,以大部分人的实力,还远不到拼情商的地步。
太多的实例告诉我们,越是闲着的人,越容易动脑筋在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。动起来之后,这些烦恼都会远离你。
与其把领导说话的语气、微表情、肢体动作都分析一遍,不如想想怎么把工作做好。
前段时间,我们讨论关于老板不会跟你说的几个秘密,其实是想让大家站在老板的角度进行“向上管理”。
不妨设想一下,如果你是老板,会喜欢对工作兴趣不大,却一门心思迎合、感动你的员工吗?
老板真正在乎的是你如何干工作,而不是你怎样跟他相处。
有多想的精力,不如放在做事情上。
你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,变得有价值,才能得到老板的青睐、同事的尊重。
微信创始人张小龙,就是个强大到让老板“惯着”的人。腾讯总部在深圳,习惯了广州生活的张小龙,不想去深圳,为了他,老板马化腾竟然特批微信总部设在广州。
可以说,张小龙是唯一一个在腾讯能如此“放肆”的人。
张小龙是个偶像级程序员, foxmail,让他功成名就;QQ邮箱,让人叹为观止;微信,让人望尘莫及。被称为中国的乔布斯。
张小龙性格孤僻,不善社交,只喜欢和编码打交道,根本不会花心思去讨老板欢心。
做永远比说重要。人只有在弱的时候,才会分外敏感多疑。
而当你牛到一定程度,创造的价值超越老板的预期时,绝不会有怕“得罪老板”的烦恼。
所以,如果你每天都如履薄冰,老板的话总让你担心弦外有音,这时候,要反思一下自己过度紧张背后的原因:
是能力不够,是不自信,还是“过度完美主义”在作祟。
找到症结所在,才能找出应对的办法,多学习,多实践,锻炼自己,积累经验,或是调节心态,走出心理误区。
工作中,讨好与感动老板是没有意义的。
能力和实力才是最好的名片。
职场资讯推荐